办理会员咨询热线:4000-156-001

高平炎帝行宫:木雕“西游记” 定格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全家福”

所在地区: 山西-大同-大同县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3日
建设快讯正文
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请更换浏览器进行重试

《山西晚报》重磅专栏

来晋城看“悟空”

感受“西游文化”

本期聚焦

高平炎帝行宫:

定格师徒四人取经“全家福”

石拱桥上,唐三藏居高临下向下望去,肩负重担的沙和尚牵着白龙马,长嘴大耳的猪八戒扛着钉耙,乐呵呵地断后;孙悟空手持金箍棒隐匿山间林中,“火眼金睛”警觉地俯视山下......

炎帝行宫正殿“西游记”故事木雕

这张精准呈现“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的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全家福合影”,被古人用高超精湛的木雕技艺,将这幅人们耳熟能详的画面,直观地“定格”在高平市神农镇故关村的炎帝行宫。

炎帝故里 神庙众多

炎帝行宫位于高平市神农镇故关村,与市区相距15公里。 

炎帝行宫始建于何时?“神农炎帝行宫盘基在故关里村前,肇建太古,无文考验。”据庙内现存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重修炎帝行宫碑》记载,炎帝行宫的创建年代已无法考证。

明成化十一年《重修炎帝行宫碑》

但从现存庙内的碑刻文字记载可以看出,明清两代屡有修缮。如今,炎帝行宫的正殿、东西耳殿、舞楼、耳房、圣贤殿均为清代遗构。

在上党地区,炎帝神农氏尝百草、种五谷的故事至今流传不息。如今,在高平各乡镇广布炎帝庙宇,至今仍存40余座。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上党地区特别是羊头山周边区域,是炎帝神农祠庙高度密集的地区。

炎帝行宫

在高平市神农镇庄里村,有座炎帝陵,陵区内现存的五谷庙,为历代高平炎帝庙之首,有“上庙”之称,与羊头山神农城的炎帝高庙、中庙村的炎帝中庙、故关村的炎帝行宫、东关的炎帝下庙(现已不存)及上党地区广布的炎帝祠庙形成一个完整的神庙体系。

炎帝行宫山门

2015年,高平市投资200多万元对炎帝行宫进行保护性修缮。 

炎帝行宫门前“古关道”

作为村名,“故关”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因是神农炎帝故里,有“谷关”之名。据清顺治版《高平县志》记载:“故关里在县北四十里。秦故关城在其地。”因地处古关道位置,所以又称“故关”。

炎帝行宫前的“古官道”

由于地处村南边的高处,炎帝行宫的戏台背后的低洼处,如今已成一片耕地。炎帝行宫的山门就建在了舞楼东侧的一条古道上。古道路东,与炎帝行宫相邻的是一座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的观音堂。

观音堂

清乾隆二十六年《重修观音堂碑记》

古道是条石板路,用黄砂石铺就。与其他古道相比,这条古道有些奇特,走到前方,被一堵墙所阻,墙下立有黄砂石质碑,上阳刻“古关道”三字。在石碑的前面、东面有石立柱,立柱间有粗大的铁链相连形成围挡,而石碑下则是一处1.5米见方的与地面垂直的“出入口”!

仔细观察“出入口”,四周用条形黄砂石岩砌在四周,形成方形出口,下方是一条由青石铺就的上坡道,距地面高约2米。

“出入口”四壁没有脚蹬之处,这不禁令人纳闷:村民如何由此出入村庄?难道是有人出入时,把守者会随时放下木梯?

在炎帝行宫扇门的墙壁上,镶嵌着一通勒石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的《创炼大石坡碑记》,碑首“创炼大石坡碑记”七字为双钩法雕刻。

清康熙十年《创炼大石坡碑记》

“吾庄之东,有故关村焉,其所由来者远矣。村之南有炎帝庙焉......庙之前有深溪焉,缘村之水均注于此,所以,日深一日也......值已丑兵燹之变,村独遭其屠酷之祸,几无噍类,惨何忍言?仅遗居民申上高等数人,非存心之忠厚,素行之醇良,焉能为神所鉴佑而保性命于今日也。爰是集而谋曰:庙之溪渐为水所溃,将不利于庙况,神艺五谷作方书有功于奕祀者也。吾侪忍坐视乎?曷计田亩,出资财以助,工佥曰:善!遂鸠众炼石而锢其壑焉。一则固庙貌之根底,一则使行人之往来,可不谓善欤!福履绥之,理自应耳。为首者谁?善人申上高等也;出资者谁?亦申上高等。”

炎帝行宫“古官道”通道(图片右下角位置)

《创炼大石坡碑记》高108厘米,宽60厘米。从这通现存炎帝行宫的石灰岩石碑碑文可以看出,古关道兼具村内排水和村民出入通行的功能,是申上高等人出资对炎帝行宫前的石坡进行修缮和维护,对庙院根基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也对全村村民的人身安全起到保护作用。

炎帝行宫“古官道”通道(图片右下角位置)

“已丑兵燹之变”是指发生在清顺治六年(1649年)的多尔衮大同屠城事件。当年,大同总兵姜瓖反清被镇压,但后来波及全省,高平也未能幸免。作为“仅遗居民”的申上高幸免于难。而碑文中对这一历史事件毫不避讳的叙述,可谓“胆大妄为”!

炎帝行宫“古官道”青石板铺就

明末清初,正是局势动荡混乱的年代。从古关道“出入口”可以看出,防御功能非常明显。经历过“已丑兵燹之变”的申上高居安思危,为确保“庙之溪渐为水所溃”的炎帝行宫安全,“遂鸠众炼石而锢其壑”,实现了“固庙貌之根底,使行人之往来”之目的,同时确保了故关村民的安全。

“西游记”木雕活灵活现

炎帝行宫居于故关村中偏南位置,坐北朝南,一进式院落。大门门楣上有砂石质浮雕刻字“炎帝行宫”四字,宫内有正殿、东西耳殿、舞楼及东西看台、圣贤殿等建筑。

正殿五谷庙为悬山顶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六椽,现存明清时期石碑六通。

炎帝行宫正殿

炎帝行宫是后人为纪念神农炎帝尝百草、种五谷,外出巡视庄稼长势时沿途休息而建的。

环顾炎帝行宫内建筑,形制结构并无特别之处,最吸引人注目的,就是正殿通长额枋下的的精美木雕,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全家福合影”木雕就安置在居中的显眼位置。

炎帝行宫供桌

头戴毗卢帽(也称五佛帽),左手拄着禅杖、身披袈裟的唐三藏站在山上的一座石拱桥上,回身向下望去;山下,肩挑沉重经书担子的沙和尚,右手压担,左手牵着白龙马缰绳,吃力地向山上前行;白龙马后面,长着长长的嘴巴、肥头大耳的猪八戒扛着钉耙一身轻松,优哉游哉;夹在二者之间的白龙马,不再是以往背驮经书的模样,“浑身自如”地挥蹄向前迈进;此时,头戴僧帽、右手持着金箍棒、左手挥舞的孙悟空,现身山间的丛林中,扭头望着“师傅”,并俯视山下的风吹草动......

“西游记”木雕

“西游记”故事木雕东、西两侧,分别雕有4个神话人物。东面:手持乾坤圈、阴阳剑、脚踩风火轮、三头六臂的哪吒;旁边是手持三尖两刃刀的杨戬(也称二郎神)。??

在西面的木雕上,头戴僧帽、身穿虎皮裙的孙悟空再次出现,只见他右手持着金箍棒,左手搭着凉棚,放眼向远处望去......

在孙悟空的西面,出现一座城堡式寺庙,一位举锤僧人,敲响了庙宇前悬挂的一口大钟.......

炎帝行宫正殿

遗憾的是,东西两面木雕其他5位木雕形象无法认出其名,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形象都是封神演义中的神话故事人物。

哪吒、杨戬等神话人物木雕

孙悟空等神话人物木雕

炎帝行宫正殿柱础

令人欣喜的是,在正殿廊檐4条石柱下,有4个复合式柱础,每个柱础上四面均有线刻的神话人物形象和吉祥花卉图案,与正殿木雕相映成趣。

“西游记”木雕制作年代成谜

作为古代建筑上不可或缺的装饰品,木雕的起源历史久远。

晋城境内古建筑数量众多,被誉为“古建筑艺术博物馆”。目前,全市遗存宋至明清时期木结构建筑6601处近2万座,宋金时期木结构建筑58座,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

炎帝行宫演奇楼

在晋城境内,唐宋彩塑壁画、金元琉璃、明清三雕(木雕、砖雕、石雕),无不凝聚着历代匠人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而装饰在古建筑上的木雕,是晋城地区古建装饰艺术之精华,其精美程度可谓巧夺天工,且题材丰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明崇祯十六年《创修演奇楼碑记》

在晋城地区木雕人物类题材中,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以人物形象为主,如福、禄、寿三星,财神,八仙等,这些神仙形象代表了人们的信仰和文化传统,也反映了人们对幸福、健康等方面的向往;以历史典故或戏曲故事呈现,如二十四孝故事,苏武牧羊,陶渊明爱菊,松下问学等,将忠孝、修身、耕读等融入到作品中,凸显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宣扬的是儒家忠孝节义、智勇廉耻,表达了人们对传统价值观的追求。

崇祯十六年《重修炎帝行宫》

明清时代的木雕品题材,多见于生活风俗、神话故事,诸如吉庆有余、五谷丰登、龙凤呈祥、平安如意、松鹤延年等木雕作品,深受当时社会欢迎。

炎帝行宫保存的“西游记”故事木雕,做工精细、造型逼真,活灵活现,动感十足,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堪称国内雕刻之精品。

然而,“西游记”故事木雕到底为何时之物,人们对此产生分歧。

清光绪三十四年《重修演奇楼碑记》

“创修正殿五间,户牖垣墉一新,伟俪璧画圣像。各分名氏,起工于天顺四年(1460年)孟夏,告成于成化五年(1469年)孟冬。”从明成化十一年《重修炎帝行宫碑》可以看出,当时的炎帝行宫正殿规模为“五间”。? ? ?

有学者认为,虽然炎帝行宫创建年代不详,但从明成化《重修炎帝行宫碑》碑文来看,从侧面可以认为这组“西游记”故事木雕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确定在明成化五年。

清光绪十年《改修炎帝行宫碑记》

成书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西游记》,流传至今的最早版本为“明刊金陵世德堂”版,刻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此时作者吴承恩逝世仅十多年,也是最接近于吴承恩原著的刻本。也就是说,炎帝行宫“西游记”故事木雕比小说《西游记》成书早104年,比最早出版的《西游记》刻本早123年,距今已有555年历史。

对此,也有当地学者持不同观点,认为这组“西游记”故事木雕是清光绪年间的作品。

炎帝行宫正殿斗拱

据清光绪十年(1884年)《改修炎帝行宫碑记》记载:“余村炎帝行宫,由来久矣,考其古迹,余村东南三里之遥有帝陵焉......则余村,则有帝行宫,不可有稽堕,意欲重新,无奈工程浩大,殷实鲜少,虽有欲新之心,实无能新之力也......改修正殿三楹,东西角殿六间,工动于光绪八年(1882年)四月初六日,工成于光绪九年(1883年)十一月十五日,去旧营新,诚有甚难者矣。在昔古殿敦庞,不若时殿壮丽,古殿深幽,不若时殿明亮......演戏酬神,勒石志美,庶几永垂不朽也云尔。”

炎帝行宫正殿斗拱

从这段碑文可以看出,建成于明成化五年的炎帝行宫,在清光绪九年(也就是400多年后)完成“改修”,而此时行宫正殿规模也由原来的“五间”缩小为“三楹”。

这位当地学者由此断定,“西游记”故事木雕应当是当年之物,也就是仅有140多年历史。而且,碑文中也出现了“石木瓦工秦运,木瓦工李张保 王泰”,也就暗示了有木雕工匠的出现。

炎帝行宫正殿斗拱

他同时指出,明清两代木雕从工艺手法上来看,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明代雕花图案简单,而清代则精细却图案繁缛。炎帝行宫正殿“西游记”故事木雕正好呈现出这一时期明显的雕刻手法和特点。

对此,认为这组“西游记”故事木雕为“明代版”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木雕作品并无明显的差别。而清光绪十年对炎帝行宫是“改修”并非“重建”,正殿原有建筑构建并非不能完全使用,这组木雕完全有可能在“改修”中继续使用。而在明成化五年—清光绪九年的400多年中,炎帝行宫是否还在其他时期进行修缮,也无法断定。另外,碑文中出现的“石木瓦工”“木瓦工”是否专指木雕工匠,根本无法确定。(李吉毅)

附件或图片请到网址中下载或查看http://www.sxgp.gov.cn/xwzx_358/jcdt_363/202410/t20241003_2043819.shtml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fordpalmbay.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 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

咨询热线:4000-156-001
意 见
反 馈
在 线
沟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