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区: | 安徽-马鞍山-当涂县 | 发布日期: | 2024年7月3日 |
大雨滂沱,河水猛涨。连日来,记者在当涂县江河大堤上看到一幕幕众志成城战洪涝保安澜的感人场景。
老中青搭配筑起“放心墙”
“巡堤要讲究方法,要做到‘一看二听三观察’,看就是要看水面是否有漩涡,听就是要注意漩涡是否有流水声,观察就是要仔细观察堤上是否有耗子洞、白蚁巢。发现情况要立马上报,插旗子做标识。”在乌溪镇老圩大堤边,正在巡堤查险的徐月龙不忘给年轻队员李晓东“上课”,叮嘱他要注意防汛要点,手把手做好传帮带。
“我19岁开始参加防汛,1998年抗洪、2016年和2020年大汛,我都上堤了,退休前一直在村里从事水利工作,积累了一些防汛经验。”徐月龙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防汛“老把式”,有着40多年的防汛经验,哪里有隐患点位,出现险情该怎么处理,他都了然于胸。
李晓东今年29岁,是乌溪镇永保村防汛中队队员。刚来乌溪镇工作没多久的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防汛,并主动申请值夜班。巡堤过程中,李晓东不时用铁锹拍拍防护堤上的石头,拨开杂草戳戳水坑。“别小看这些动作,徐师傅每次巡堤都要做上数十次,主要是为了查看是否有水渗漏。”有了防汛“老兵”的传帮带,李晓东迅速进入“角色”,“年轻人就应该上堤接受锻炼,我也是加入巡堤查险后才真正了解到,看似简单的巡堤原来有这么多学问,我们不仅要注意江水的高度,还要掌握很多专业的防汛知识。”
“鉴于镇村干部中年轻人越来越多,今年防汛采取老中青搭配,重点做好传帮带。老同志防汛经验丰富,年轻人精力旺盛,采取‘一带一’或‘二带一’的模式,帮助年轻人快速掌握防汛知识,合力筑起一道‘放心墙’。”乌溪镇党委委员张圣军说。
在外村民自觉返乡守堤
“保卫家园是我们的义务,这个时候当然要赶回来。”在姑溪河护河段大堤上,从城里赶回村里的任良金,和乡亲们一起巡河守堤。今年57岁的任良金是护河镇青山村人,也是一家企业的负责人,他不仅参加防汛,还积极捐款捐物。
仅在青山村,就有多位在外村民自觉返乡守堤。陈君卫在当涂一工地上班,7月1日听闻汛情严峻,便请假回村防汛。在马鞍山市区上班的戎先龙安顿好妻儿、安排好工作后,开车回村参加24小时守堤。
今年24岁的尹亚轩去年考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今年暑期刚回家,便主动报名参加守堤。早上6时45分,他准时上堤,清除杂草,挖沟排水,一直守到第二天早上7时换班,现在已经学会了从水温判断渗水是河水还是雨水。今年23岁的研究生尹显瑞也回村参加守堤,手指、手掌磨起了血泡,但毫无怨言。他说:“堤下是我家,守堤是本分。”
在护河镇,还有不少单位和个人以捐款捐物的方式助力防汛,食品、衣物等生活用品正不断送到防汛一线。
“她”力量柔肩显担当
在大陇镇防汛一线,有一道由妇女干部、巾帼志愿者组成的美丽风景线。“她”力量奋战在防汛最前线,应急值班、灾情排查、值守险情圩口、后勤保障……风雨中彰显巾帼担当。
大陇镇双禾村党总支书记王羽凤正同巡堤队员对责任堤段开展巡查。针对堤岸可能存在的渗水、管涌等情况,仔细进行隐患摸排,确保每一个角落都无遗漏。面对严峻的汛情,大陇镇共有20余名妇女干部坚守在防汛一线,她们毫不退却、挺身而出,按照巡堤查险要求仔细排查险情,参与24小时值班值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情怀。
战洪涝保安澜,离不开奋战在防汛一线的“他”,也离不开默默贡献力量的“她”。她们虽未上堤抢险,却也满脚泥泞;虽无钢铁之躯,却有无限能量。吴红婷便是其中一员。平日她是村民口中“办事认真的小丫头”,面对汛情她是舍小家顾大家的“后勤兵”。这几天,吴红婷堤上、村里来回奔波,采购各类防汛物资,为一线防汛人员提供后勤保障。
文图/记者 吴黎明
通讯员 尤贵芳 姜斯娟 张洋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