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会员咨询热线:4000-156-001

湖北汉川:演绎县域创新蝶变之路

所在地区: 湖北-武汉-江汉区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15日
建设快讯正文

汉川市隶属湖北省孝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紧邻省会武汉,因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全境而得名,素有“鱼米之乡”“江汉明珠”的美誉。

汉川市截至2023年连续4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连续5年进入湖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强;位列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第86名、中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第18名、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第89名、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第92名。

自2021年获批创建湖北省创新型县(市、区)以来,汉川市抢抓武汉都市圈建设机遇,紧紧围绕“全省十强走在前列、全国百强争先进位”奋斗目标,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主题,强化科技赋能,实现了从承接配套到强链壮群、从资源兴农到科技强农、从平台提质到城市提能、从大力引才到全面聚才的转变,为汉川市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引领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01从承接配套到强链壮群

汉川市是距离武汉最近、与武汉接壤最多的县(市)之一。受惠于武汉红利,汉川市大力承接武汉纺织服装产业转移,配套武汉发展光通信产业,以武汉市场为牵引发展金属制品、食品加工、包装印刷、电力能源等产业。

近年来,汉川市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产业特色,从承接配套转向强链壮群,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不断筑牢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先发优势。

一是聚焦链式发展,夯实特色产业支撑。

纺织服装产业方面,汉川市着力打造“中国服装制造名城”,紧扣“研、产、展、销”全产业链,形成了以“五园一城”为载体的服装产业集群。

依托浙商产业园,构建集纺纱、织布、印染、设计等于一体的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全市聚集各类纺织服装生产加工市场主体5481家,实现时装年加工能力达近3亿件,皮草年生产能力达28万件,成为全国最大的缝纫线制造基地和服装制造加工基地之一。

光通信产业方面,打造“武汉光谷配套生产基地”,集聚光通信规模以上企业26家,以马口镇为主要产业聚集地,形成了涵盖光电缆、钢铝带、纤膏、先进PE和PVC材料、高分子材料、光通信电子元器件等较为完善的光通信产业集群,年产光缆2700万芯公里,电缆4000万对公里,光通信电子元器件400万件(套)。

二是聚焦技术创新,夯实增长动能支撑。

构建“链长”总抓、“链主”带动、“链创”支撑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近3年,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各类示范企业150余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1.4%。

三是聚焦环境优化,夯实创新要素保障。

深化“联企业、送政策、解难题、稳主体”帮扶活动,出台《汉川市支持产业倍增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每年投入7000余万元对企业开展技改扩能、科技创新、数字融合、质量提高、品牌创建和人才引进奖励等活动。

02从资源兴农到科技强农

江汉平原优渥的土地造就了汉川的农业大市地位。近年来,汉川市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了从资源驱动的农业大市向创新驱动的农业强市的转变。

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围绕“招强企、培龙头、扩基地、建园区、创品牌、抓投入”,做长农业产业链,形成了优质稻米、畜禽、水产品、莲藕等精深加工链条。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综合考评连续8年名列前茅。2022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53家。

二是大力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

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加强科技研发,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目前,全市已有康欣新材料、双桥食品、家春秋棉业、际华3509等农业高新技术企业8家。

三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社与高校科研团队合作,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组织符合条件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申报各级星创天地,目前,全市市级以上星创天地达61家。并且积极引导现有星创天地规范运作,组织星创天地开展农业新技术研发、推广普及农业种养殖新技术、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培训,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星创天地对当地农业产业的带动力。

四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在渔业产学研合作方面,汉川市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水生所)等9家国家级、省级科研院校联系,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16个。

汉川市作为由桂建芳院士领衔,中科院水生所、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联合开展的“515”渔业科技行动重点支持县(市),创新了池塘虾蟹鳜生态混养新模式,实现了从养小蟹到养大蟹再到养好蟹的不断突破。

03从平台提质到城市提能

汉川市大力支持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全力推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成功,以科技新城建设引领“四城并进”,切实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现了从平台提质到城市提能的蝶变。

一是真金白银支持创新载体平台建设。

汉川市对新认定的省级以上产业技术研究院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省、市级众创空间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0万元补贴,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创新平台分别奖励50万元和20万元。

二是推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汉川市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1年,汉川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22年,全区市场主体数量超过1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2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四上”企业从业人员达到8.5万人。

三是以科技新城建设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汉川按照“精致紧凑”的理念,统筹“三生”空间,将城区分为四个组团。“新城组团”将科学控制开发强度,对标未来“田园城市”;“旧城组团”将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工业城组团”将按照“产、站、城”一体的思路,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文旅城组团”将全力推进汈汊湖小流域综合治理,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04从大力引才到全面聚才

汉川市全方位创新聚才方式,推动工作方式从“引才”向“引育留用”全面发力转变。

一是多途并举“引才”。

汉川市先后出台“人才18条”“人才30条”,落实人才工作定期研判、集中会商、专项述职、清单制管理、项目化推进、目标考核、协调配合、多元投入、容错纠错的“九项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工作合力。近3年,通过产业引才、项目引才、离岸引才、共建引才等方式,共吸纳各类人才2.6万人次,其中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48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698人。

二是围绕发展“育才”。

坚持把人才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与科技创新同步推进,围绕全市“3+X”产业发展布局,加强系统谋划、经费投入、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搭建平台。

三是优化政策“留才”。

对创业人才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办法,对创办实体经济的领军人才,给予100万~200万元的创业补贴,对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的人才,3年期内给予10万元贷款贴息。近3年,全市发放创业扶持资金2000余万元,支持177名高校和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领办企业24家。

四是不拘一格“用才”。

在招商引资、“四城并进”“五城同创”等领域大力推行“揭榜挂帅”制度,237名党员干部通过“揭榜”被选派到急难险重任务中接受考验和锻炼,为想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人才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机会。

在柔性引才方面,汉川市大力推进产业引才,连续举办3届“双招双引”集中签约活动,推行“周末工程师”制度,引进各类产业人才156名。积极探索创新离岸引才方式,推动36家企业在上海、武汉、泉州等地建立离岸研发中心,柔性引才437名。聚力实施项目引才,通过省博士服务团成员、省产业特职人才“、科技副总”等人才项目,引进26名省直单位、高校人才挂职参与企业管理或从事科技攻关。

2022年,汉川市地区生产总值达820.47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85.18亿元,占全市GDP的22.57%;实现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约11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7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22家;共建设各类产学研平台55家,汇聚各类研发人员1.73万人。下一步,汉川市将以争创国家创新型县(市)为目标,进一步发挥创新主体优势,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实现“全省十强走在前列、全国百强争先进位”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fordpalmbay.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 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

咨询热线:4000-156-001
意 见
反 馈
在 线
沟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