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会员咨询热线:4000-156-001

赣州历史文化名城胜迹 ▎一曲“辛词”扬天下的郁孤台

所在地区: 江西-赣州-章贡区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1日
建设快讯正文

“郁孤”的伤感,触勾无数豪士的壮志未酬。“望阙”的哀思,哭出赛蹇王臣的报国忠君。由此,他们也为郁孤台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郁孤台座落在城内西北隅的贺兰山上,是赣州城内地势最高的游览点,也因为它“隆阜郁然孤峙”而得名。郁孤台,唐代就已负盛名,他是赣州现存最古老的胜迹,清代以前,他的影响力要远大于八境台,古代名人对他的诗题也较八境台更多。

登上郁孤台楼,江城烟云,内外景色尽收眼底,是宋代虔州八景之一、清代赣州八景“三台鼎峙”中的一台。

郁孤台,顾名思义含有伤感色彩。然而,对他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一千年前的唐代。唐肃宗时期(756—761年),名臣李勉,为人正直,亦有功朝廷,他虽为李氏宗室,却同样也受人诬陷贬于虔州。郁孤台的“郁孤”之意触动了他内心的感情,他登上郁孤台,一观台下南侧街坊巷闾、万屋参差,北边赣江浩淼,涌动北下,百感交加慨然叹曰:“余虽不及子牟,而心在魏阙一也,郁孤岂令名乎?”他自感,虽然比不上春秋时期的著名忠臣子牟,但他的心是忠于朝廷的。这句感叹遗至今日,成了史籍中对郁孤台的最早记载,郁孤台也因此曾一度换匾更名为“望阙”台。

最早为郁孤台留诗的名人,是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虔州知军赵抃一首36句五言长诗。再而,就是苏东坡受孔宗翰之求,为八境图配的郁孤台诗和后来被贬惠州,停留虔州时登郁孤台,感慨万分留下的两首诗唱。此后,登台留诗者不断增多。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虔州知军事曾慥为了表达他的忠君情感,又增建了望阙台,南台曰“郁孤”,北台呼“望阙”。曾慥,宋代同名同姓者的有两位,一位是,北宋八大文学家之一,江西南丰人曾巩的四弟——曾肇的孙子,这位曾慥也是位文学家,曾做过州官,编有著名的《皇宋诗选》。

另一位曾慥,字端伯,号至游子,是福建晋江人。北宋靖康(1126)初,任仓部员外郎。金人攻陷京城开封后,随其岳父翰林学士吴晗降金,充事务官。绍兴九年(1139),秦桧起用曾慥为户部员外郎,历江西转运判官、虔州等地知州。绍兴二十五年(1155),终右文殿修撰,曾著《类说》五十卷等著作。这位曾慥不仅是位文学家,还是位道学家,他晚年研修养生,潜心研道,绍兴二十一年(1151)编纂有《集神仙传》。

绍兴十七年任虔州知军的曾慥,从时间上看应当是后者,大约正是他的这种经历和才学、性情中人的性格使他建起了望阙台,让贺兰山从此有了两座台楼。

真正使郁孤台名扬四海的还是南宋辛弃疾。淳熙二年(1175年)以湖北赖文正为首的茶商军起事,他们攻城掠地屡败官兵,由湖北转战湖南、江西,进逼广东。同年六月,皇帝孝宗急令36岁的辛弃疾出任江西提点刑狱,节制诸军,“绣衣持斧”来到江西路提刑司衙门的所在地赣州,替换年纪过大、畏缩不前的原提点刑狱方师尹,督捕以赖文正为首的茶商军。在赣州守陈天麟的大力协助下,九月,辛弃疾诱杀了赖文正,平息了茶商军,辛弃疾因此加封为秘阁修撰。

在赣州期间,辛弃疾时而路过郁孤台,他登台眺望,章贡二水环流脚下,汇赣江北去。“郁孤”的伤感,触景生情,使他想起山东家乡父老,他忘不了收复北方与家乡失地的抱负。翌年,辛弃疾奉调京西转运判官,离开赣州赴任途中,在万安县造口的石壁上,书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对郁孤台的眷念还不止于反映在于这首词,他的《水调歌头》中有一阕“中秋和施司谏”,词中有句:“秋宇净如水,月镜不安台。郁孤高处张乐,语笑脱氛埃。”这些词使郁孤台名闻遐迩,南宋末年咸淳年间,任赣州知府的文天祥也登台北望,国破山河的惨痛形势,使他同样也慨然赋诗表达他的哀思。

城廓春声阔,楼台昼影迟。

并天浮雪界,盖海出云旗。

风雨十年梦,江湖万里思。

倚栏时北顾,空翠湿朝曦。

宝庆三年(1227年),赣州知军事聂子述维修郁孤台。翌年,他将自己收集的苏东坡、黄庭坚等前代名人墨迹汇集付梓,定名《郁孤台法帖》成为今天的存世珍本。

然而,郁孤台终在明代初年又倒塌。倒塌后,官府曾一度将岭北道署设于郁孤台,宏治七年道署改“都巡抚都察院”,郁孤台因此一度消失。正德年间,知府邢珣广纳民情将察院迁于城西,关系赣州一郡文运的郁孤台又在旧址重建。嘉靖年间,郁孤台再次得到培筑维修,著名学者罗洪先对郁孤台也有留记。明后期,郁孤台废毁,在以后的兴废中,郁孤台就再也没有兴建成原来“台”的形式,改为“亭”式建筑,他虽然延续于“郁孤台”的称呼,但实际上已经是座亭式建筑了。

清道光十年(1830年)邑人罗诗瑞重建郁孤台,并额以匾“郁孤台”。十二年后,赣州知府王藩在郁孤台前,阳明祠西偏重建望阙台。

同治八年(1869年)一场大风把郁孤台吹倒,两年后,得以重修。这次维修加强了郁孤台抗风强度,在一楼的前后楹之间,用框板隔成厅房,使台的柱子之间有料板相连,增强了楼建筑的整体抗风能力。同时,又培筑台基,用砖石铺砌斜坡,台四周加筑围墙抗风,两侧对开院门,设专人管理。在贺兰山的山腰建造山门,形成了郁孤台现在的布局。经这次维修后,郁孤台就更加坚固再也没有被大风毁坏了。

郁孤台足下的贺兰山宋代有之。不过就因为这名字,他也被扯进了一桩辩不清的争论。那是旧史学界对岳飞著《满江红》词的历史疑案真伪之争,他使贺兰山成为了争论的一个焦点。

贺兰山,中国有三:一是甘肃宁夏交界地的贺兰山;二是河北的贺兰山;三是赣州的贺兰山。史学界一部分人认为:岳飞没有去过贺兰山,更谈不上踏破贺兰山缺,断定《满江红》一词乃系后人托伪,这成为《满江红》非岳飞所作的重要理由之一。争论反方认为:岳飞来过贺兰山,他不是西北甘肃宁夏交界地的贺兰山,而是指赣州的贺兰山。

其实,《满江红》在中华民族危难时期,激励国人英勇斗争的精神意义,早已超过了它本身所谓的“真”、“伪”。如果从这个角度上看,“真”与“伪”,便并不重要了。

1965年6月,郭沫若慕名登上郁孤台,望三江洪水浮想联翩。次日,在兴国县招待所,反辛弃疾《菩萨蛮》词意写下了:“郁孤台下三江水,人民血汗非清泪。遍地尽杉松,泱泱绿化风。十年树木计,前景在眉睫。决战胜天公,江流不再红。”引申搞好绿化,加强森林植被减少洪灾的郁孤台词。

“文化大革命”十年,郁孤台失修,屋漏雨淋白蚁滋生,梁腐柱空摇摇欲坠。1984年9月,市政府拨款在原址重建郁孤台竣工。新修的郁孤台,除在二、三楼增设了外廻廊外,其它基本按清同治年原样重建。

这年中秋节,郁孤台首次接待被邀请的许多抗日战争时期曾流亡赣州,为赣州文化事业做出贡献的外地书画家、文化名人参加“赣南中秋诗话会”,登台赏月。1990年10月、1996年9月19日,李鹏、江泽民也先后登郁孤台参观。

郁孤台诗词附录:

北宋赵抃郁孤台诗

翠峰郁然起,惟此山独孤,筑台山之巅,郁孤名以呼。穷江足楼阁,危压斗牛墟。直登四监瞰,众势不可踰。赣川缭左右,庾岭前崎岖。望阙峙其后,北向日夜都。人家杂烟水,原野周城郛,烜润或晴雨。晦明或晓晡。春荣夏物茂,秋肃冬林枯。气象日千变,一一如画图。比干去谏舍,乞州养庸愚。事讹得以正,俗瘵得以苏。岁丰盗攘息,狱冷冤系无。熙然与民共,所喜朋僚俱。中澹有琴詠,外喧有歌歈。尊罍有美酒,盘餐有嘉鱼。优游一台上,四序不暂辜。乃知为郡乐,况复今唐虞。

北宋苏轼过虔州登郁孤台诗

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

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

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

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

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州。

故国千峰外,高台十日留。

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

苏轼再过虔州和前韵

吾生如寄耳,岭外亦豪游。

赣石三百里,寒江尺五流。

楚山微有霰,蛮瘴久无秋。

望断横云峤,魂飞咤雪洲。

晓钟时出寺,暮鼓各鸣楼。

归路迷千嶂,劳生阅百洲。

不随猿鹤化,甘作贾胡留。

祗有貂裘在,犹堪买钓舟。

揭重熙忆郁孤台诗

茉莉成畦香满区,船船未贱换屠苏。

郁孤台峙还依旧,不识阳明祠在无。

作者简介:

张嗣介,男, 1949年6月生,赣州人,大专学历,赣州市博物馆研究员职称,原赣州市博物馆副馆长。1976年开始从事文博专业工作,曾先后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文博专业就读。一直从事于地方文物、博物、古代建筑、文物保护、客家艺术史、赣州地方史等方面的工作和研究,曾多次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国际、国内相关专业课题的研究,曾发表文博专业文章110余篇,其中学术论文60余篇。曾出版专著《赣南客家艺术》、《赣州客家胜迹精粹》、《赣县胜迹》等。

四十多年来,参加或主持了赣南自“文革”以来的大多数考古发掘工作及对博物馆文物藏品的整理和研究;鉴定、征集了大批文物,对赣南考古与文物、古代建筑、赣州历史文化名城地方历史、赣南古文化遗迹、民俗文化的研究和保护有着长期的工作实践,发表了许多相关的调查报告、论文和专业文章。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fordpalmbay.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 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

咨询热线:4000-156-001
意 见
反 馈
在 线
沟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