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会员咨询热线:4000-156-001

十年山乡新巨变 踔厉奋发启新程

所在地区: 湖南-长沙-长沙县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13日
建设快讯正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益阳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十年。十年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致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山乡巨变的新篇章,着力建设富饶、创新、开放、绿色、幸福新益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21年,益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 P)2019.27亿元,首次迈上2000亿元新台阶,比2012年(994.54亿元)翻一番。按可比价计算,2013至2021年年均增长8.1%。经济总量做大的同时,人均均量也在不断增长。十年间,全市人均GDP迈过5万元关口,从2012年的23449元增加到2021年的52598元,2013至2021年年均增长9.3%。从三次产业看,一、二、三产业均取得了较快发展,其中三产业发展速度最快。2021年全市实现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24.35亿元、893.33亿元和801.59亿元,2013至2021年年均分别增长4.4%、8.3%和9.6%。

制图:吴耀武

财政收支实现翻番。201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02亿元,2021年达到152.87亿元,2013至2021年年均增长8.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2年的43.87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90.6亿元,2013至2021年年均增长8.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2012年的172.2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56.92亿元,2013至2021年年均增长8.4%。

金融指标显著提升。全市金融业不断做大做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从2012年末的873.67亿元增加到2021年末的2552.16亿元,2013至2021年年均增长12.6%;贷款余额比2012年末翻了两番多,总额从423.72亿元增加到1820.5亿元,2013至2021年年均增长17.6%。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从2012年的14151元增至2021年的46061元。另外,全市保险、证券行业发展也步入快车道,保费收入从2012年的27.95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89.62亿元,证券交易量从2012年的362.82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2169.9亿元。

投资消费协同并进。全市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协同驱动。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9.32亿元,比2012年增加469.13亿元,2013至2021年年均增长9.9%,消费已成为拉动益阳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全市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有效发挥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2013至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3%。亿元及以上投资项目由2012年的98个增加到2021年的567个。

产业发展出现新变化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全市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2012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9.6:47.7:32.7,2021年优化为16.1:44.2:39.7,一产业比重下降3.5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提高3.5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农业现代化有力推进。2021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7.53亿元,比2012年增加289.42亿元,2013至2021年年均增长4.6%。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稳定在550万亩、230万吨。现代农业“131千亿级产业工程”(即1茶3优1特,安化黑茶,优质米面、优质水产、优质蔬菜,特色食品加工)成果丰硕,“一县一特”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茶叶、稻虾、水产、蔬菜、休闲食品等五大产业综合产值超千亿元,达1120亿元。创建省级特色产业小镇5个。安化黑茶、南县稻虾米首次进入中南海,并被评为湖南省“一县一特”优秀农产品品牌。安化黑茶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中欧互认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县稻虾米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桃江竹笋获评全国农业十大领军地理标志品牌。益阳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省内唯一现代农业改革试验市,创造了绿色农产品供给“益阳特色”、农业产业化“益阳路径”、互联网+农业“益阳模式”。

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13至2021年年均增长8.4%。2021年,规模工业企业达1407家,比2012年增加580家,年产值过十亿元企业达40家,年纳税过千万元企业达60家,A股上市企业达7家。形成了装备制造、食品、纺织服装、建材、竹木加工、化学、有色金属冶炼、电力、医药等九大支柱产业,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实力持续壮大。工业园区发展势头较好,66.7%规上工业企业、75%的工业税收都集中在园区。益阳高新区入选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当中发展最快的行业,2013至2021年全市第三产业年均增长9.6%,202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801.59亿元,占G D P比重达到39.7%,比2012年提高7个百分点。“益山益水·益美益阳”影响力持续扩大,2021年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别是2012年的1.9倍、2.8倍,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8家,星级乡村旅游区(点)74家。打造万海商圈等大中型商贸综合体5个,建成万平方米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9个。中南电商园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商品房销售面积从2012年的257.48万平方米增长到2021年的420.51万平方米。

开放创新取得新突破

开放经济加快发展。全市进出口总额由2012年的3.53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34.07亿美元,2013至2021年年均增长28.7%;外贸依存度由2012年的2.2%上升到2021年的10.9%。其中,出口总额由2012年的3.19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33.17亿美元,2013至2021年年均增长29.7%;外贸出口依存度由2012年的2.0%上升到2021年的10.6%。2018年至2021年,我市连续四年获评全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真抓实干先进市。

制图:胡纬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 & 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90%,比2012年提高1.42个百分点。2021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23件,比2012年增加3.64件。高新技术企业由2012年的92家增加到2021年的768家,增长8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90.71亿元增至511.58亿元,2013至2021年年均增长18.8%。202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5.3%,比2012年提高16.2个百分点。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2个,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家、企业技术中心4家。2021年末,我市共有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8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

城乡面貌呈现新气象

城市品质大幅提升。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41.4%提升到2021年的51.2%。西流湾大桥、青龙洲大桥先后建成通车,为美丽的资江再添新景。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92平方米,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5.7%。“一园两中心”成为城市新地标,资江风貌带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天意木国、清溪村、东部新区红枫大道等一批文旅融合项目成为网红打卡地。建成新型智慧城市项目27个,获评中国智慧城市示范城市、中国领军智慧城市。

交通通信日益完善。高速公路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新增通车里程396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组组通硬化路。2016年,石长铁路复线全线开通,银城大道提质扩建通车;2017年,长益高速新益阳互通运营,益阳开始真正迈入长株潭半小时经济圈;2020年,G5517长常北线高速长益段正式通车,改变了长益高速“堵车”是常态的历史;2021年,益阳至宁乡实现公交互通;2022年,常益长高铁益长段开通运营,40分钟内可到长沙站,益阳与长株潭城市群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2021年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54.86万辆,比2012年增加39万辆。2021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27.65万户,比2012年减少20.1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98.29万户,宽带互联网接入用户121.51万户,分别比2012年增加165.42万户、89.51万户;市县城区和重点乡镇5G连续覆盖、行政村光网和4G全覆盖。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镇污水处理、镇村垃圾收集和中转实现全覆盖。“十三五”期间,新增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国家森林乡村27个,创建省级美丽乡镇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41个。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节能降耗形势良好,2013年至2021年,全市单位G DP能耗累计下降34.2%。资江流域益阳段水质总体为优,干、支流和环洞庭湖4条河流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森林覆盖率始终稳定在54%左右。十年间我市先后获评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脱贫振兴有效衔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帮扶,投入资金320余亿元,推动38.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9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安化县提前两年高质量脱贫摘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抢抓新一轮现代农业综合改革机遇,选派1085支工作队驻村帮扶,统筹推进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现代农业综合改革各项工作,促进共同富裕,努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走在前列。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9052元增长到2021年的20741元,2013至2021年年均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7365元增长2021年的35842元,2013至2021年年均增长8.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由2012年的1.92:1下降到2021年的1.73:1。

教卫水平明显提升。十年来,全市大力提升教育卫生水平,文教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552所,其中:幼儿园900所,小学406所,初中181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普通高中38所,中等职业类学校22所;在校学生617348人、中小学教职工75701人。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全部清零。益阳师专建成并正式招生,湖南城市学院升为一本并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职业教育加快发展。2021年,全市共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15个,养老服务机构186所,现有机构养老床位22320张,每千名老年人床位25.6张。全市已创建省级“平安医院”2家,市级“平安医院”20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18张、执业(助理)医师数2.3人、护士2.7人。

社保体系逐步完善。全市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五大保险”扩面提标,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多层次医保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水平和救助标准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城乡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残疾人“两项补贴”、城乡居民综合医疗保障水平普遍提高。截至2021年末,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96.35万人、24.99万人、36.7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37.14万人,其中职工医保39.93万人、居民医保397.21万人。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9万套,解决近60万人住房困难问题。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实现全覆盖。

文体事业持续繁荣。全市有公共图书馆7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3个,博物馆(纪念馆)10个,体育场馆29个,农家书屋1138家,社区文化活动室30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网点1664个。乡镇(街道)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社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均达到100%。“村村响”和广播电视数字化工程顺利完成,全市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6%和99.9%。成功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奥林匹克公园成为全省唯一、全国30家首批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之一,云台山、天意木国成功创建4A级景区,安化东坪文旅小镇成功入选省级特色文旅小镇,安化黄沙坪古街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资阳区东门口、石码头和安化县唐家观获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梅山剪纸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幸福村、中国绿色村庄、中国乡村红色遗产名村、中国特色村等品牌荣誉相继花落清溪村。我市旅游业态日臻完善,“文旅一体化”“茶旅文体康一体化”扎实推进,全域旅游格局逐步显现。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今年以来,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突出抓好“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稳中向好。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86.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6%;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47元,增长6.0%;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99元,增长5.7%;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61元,增长6.4%。1至7月,我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税收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3%、10.8%、2.2%、9.9%、5.5%,大部分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处于全省前列。

过去十年,我们砥砺奋进、勇毅前行,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展望未来,我市进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益阳的关键时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锚定目标,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发有为,奋力赶超,加快建设“五个益阳”,打造洞庭湖畔璀璨明珠,全面建设现代化新益阳,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fordpalmbay.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 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

咨询热线:4000-156-001
意 见
反 馈
在 线
沟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