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区: | 浙江-- | 发布日期: | 2022年4月14日 |
□记者 王潇
12日上午,吴宁街道黉门广场核酸采样点内排起了长队,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也开始新一天忙碌的工作。
“您好,请出示一下健康码。”“注意保持一米距离排队等候。”“人太多了,可以去应急通道排队。”现场,志愿者不厌其烦地发出一次次提醒,对于不懂得如何操作手机的老年人,则耐心地进行指引。
该采样点志愿者团队总负责人周钗萍介绍,志愿者主要负责入口引导、查验双码、扫码登记等工作,“虽然看着简单,做起来也不轻松,尤其是扫码登记的,一定要保证不能出错,不然就乱套了。”周钗萍说,由于长时间的户外工作,不少志愿者腰酸背痛,一天下来,身上穿的防护服也是湿透的。
据了解,由于黉门广场核酸采样点人流量较大,需要的志愿者数量也相对较多。“一天3个班次,一个班次至少3名志愿者,有时候光入口处就需要3名。”周钗萍告诉记者,有很多爱心人士看到招募志愿者的信息,都踊跃报名。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志愿服务群就由原来的20多人扩充至122人,“新鲜血液”的持续涌入,也为基层抗疫志愿服务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王丹黎是黉门广场核酸采样点志愿者团队的带队人之一,需要提前安排好志愿者分工、保证后勤工作、熟悉每个岗位的具体工作。“哪里人手不够,我们就要随时顶上。”王丹黎告诉记者,轮到带队的那天,她往往一待就是一整天,早上7点30分提前到现场准备,一直到晚上9点才结束,“吃饭时也没法休息,要快点吃完把在岗的人换下来,他们才能有空吃饭。”
像王丹黎一样在岗位上无私奉献的志愿者还有很多:顶着腰伤坚持站岗13个小时的张剑军、中暑不适却仍默默连值两班的徐跃明、忙得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的丁茶花……这一个个普通的名字,编织成了一张温暖的疫情防控网。
“做志愿工作说到底就是怀着一颗爱心,大家都是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周钗萍说,共同抗疫,人人责任,志愿者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只是想为防疫贡献一份力量,大家都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ZJEG_RSS.content.end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