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区: | 北京-- | 发布日期: | 2020年10月20日 |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温竞华)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中国科协发布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18)》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规模持续稳定增长,不考虑专升本、死亡及出国因素,截至2018年底,总量已达10154.5万人,稳居世界第一。
参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欧盟统计局对科技人力资源的概念界定,科技人力资源是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它既包含实际从事科技活动(或科技职业)的劳动力,也包含可能从事科技活动(或科技职业)的劳动力。
科技人力资源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人力的储备水平和供给能力,其规模和素质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普通高等教育是科技人力资源培养的最主要渠道。近年来,我国自然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数量稳步增长。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毛入学率从2015年的40.0%提升至2019年的51.6%;另一方面,中小学生数学和科学教育质量相对较高,近一半高中生选择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作为自己的本科专业。
培养得出人才,还要留得住人才。“十三五”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通过完善成果评价和人才激励机制、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在重大科技项目中设立青年专项、优化创新服务等举措,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的良好氛围。
“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结构不断优化,本科层次科技人力资源的数量和增速均超过专科,学历结构向好调整;39岁及以下科技人力资源超过四分之三,人员继续保持年轻化;研究生层次新增科技人力资源中,女性比例超过50%,成为名副其实的“半边天”。
“拥有规模结构合理的科技人力资源,是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科技强国的重要保障。”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黄园淅说,未来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环境,提高科技岗位对科技人力资源的吸引力,有效引导其潜力与作用发挥。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