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采用先进的生产装备、生产工艺、污染防治技术,落实严格的环境污染管控措施,提升监测监控水平和环境管理水平等,达到《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略)年修订版)》(环办大气函[(略)](略)号)中炭素行业A级企业标准。 (二)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采取洒水抑尘、防止大风天气作业、使用商品混凝土、易产尘物料苫盖、进场道路硬化、箱式货车运输、设置洗车平台等措施,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期运输车辆要采用国VI汽车或新能源(甲醇)汽车;场内非道路移动机械要完成环保登记、安装环保号牌并使用《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GB(略)-(略))规定的Ⅲ类及以上限值标准的设备。 运营期生产车间冬季采暖利用煅烧炉余热;办公区冬季采暖采用空调系统。煅烧废气采用“SCR+石灰石-石膏法脱硫除尘器+湿电除尘器”处理后排放;混捏、沥青储罐、压型机废气在确保焚烧装置安全的前提下,经“RTO焚烧+重力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放;生石油焦破碎机、筛分机等处会产生含尘废气收集后由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后排放;原料预处理生产线原料破碎筛分工序输送皮带、斗式提升机、给料机等均全封闭,废气经4套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后排放;清框废气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理后排放;平头工序收集后的废气经2台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放;石墨化车间保温料冷却筛分废气经2台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放;机加废气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放;隧道窑焙烧废气经“焚烧室(配套低氮燃烧器)+石灰石-石膏法脱硫除尘器+湿电除尘器”处理后排放;石墨化废气经“石灰石膏法脱硫装置+湿电除尘器”处理后排放;导热油炉、预热炉均配备低氮燃烧器,焦炉煤气燃烧废气经双碱法脱硫装置后排放;有组织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略)-(略))修改单表1中特别排放限值;同时满足《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略)年修订版)》炭素行业绩效分级A级企业相关管控要求。 无组织管控:(略)2执行《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略)-(略))表6规定的限值。运输车辆要采用国VI汽车或新能源(甲醇)汽车;场内非道路移动机械要完成环保登记、安装环保号牌并使用《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GB(略)-(略))规定的Ⅲ类及以上限值标准的设备。运输监管要按照生态环境部《重点行业移动源监管与核查技术指南(HJ(略)—(略))》《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移动源应急管理技术指南》建立门禁系统和电子台账。 (三)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设备冲洗水经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用于洒水抑尘。运营期循环冷却废水和脱硫废水经厂内工业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全部回用,处理工艺为“中和-絮凝-沉淀-pH调节”,处理能力为1t/h;生活污水排入厂内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全部回用于脱硫系统和压型冷却补水,不外排。生活污水处理站采用生物接触氧化的工艺,处理能力为2m3/h。 厂内设置的足够容量的初期雨水池和应急事故池。 (四)噪声环境保护措施。施工中采取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布局施工场地、采用低噪声设备、加强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加强运输车辆管理,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运营期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车间隔声、定期维护设备、厂区绿化等措施,确保噪声排放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略)-(略))中2类标准要求。 (五)固废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建筑垃圾运往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运处置。运营期布袋除尘器、湿电除尘器除尘灰回用于生产;压滤后的脱硫石膏、污水处理站污泥、石墨化炉填充料筛下物外售综合利用;机械设备维修产生的废矿物油、废油桶、废油漆桶以及废脱硝催化剂等危险废物规范暂存,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六)做好地下水、土壤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时进行跟踪监测。 (七)加强环境风险防控。施工期及运营期要加强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巡查力度,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 (八)总量控制要求。该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略) 公众参与:(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