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会员咨询热线:4000-156-001

《文山州盘龙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合理利用总体方案(2023—2025)(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公告

所在地区: 云南-文山-文山县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22日
进展阶段: “登录”才能查看此项内容。 投资总额: “登录”才能查看此项内容。
审批机关: “登录”才能查看此项内容。 建设周期: “登录”才能查看此项内容。
拟建工程正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州委、州政府对盘龙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总体安排部署,为进一步指导和引领全州盘龙河流域环境保护工作,系统推进盘龙河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统筹相关规划推进,州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了《文山州盘龙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合理利用总体方案((略)—(略))(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社会公众可在公告发布之日起5日内将意见和建议反馈到州发展改革委。

电话:(略)

电子邮箱:(略)

联系地址:(略)

附件:(略)

文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略)年2月(略)日

文山州盘龙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合理利用总体方案

((略)—(略))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编制背景及意义

1.1背景

党的十九大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承载了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历史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云南生态环境保护,两次考察云南时均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强调“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一定要世世代代保护好。”要求云南“一定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努力使云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文山州地处云南省东南部,是“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长江上中游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规划实施区域,是国家西南生态安全重要屏障和滇东南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和主体,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点区域,也是云南省面向东南沿海的咽喉要道以及云南与东南沿海地区省份连接的重要节点地区。

盘龙河,属西南诸河区红河流域泸江水系,是一条中越国际河流,也是文山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盘龙河流域聚集着文山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流域的保护和发展对文山州具有重要意义。《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文山州“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文山州“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及流域内各县(市)“十四五”规划均将盘龙河流域纳入了重点规划范畴。

近年来,受益于文山州各级党委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生态保护与治理措施,盘龙河流域综合治理取得重大进展,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率日渐增长,第二、三产业的壮大以及产业的转移,作为经济发展重要承载体的盘龙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管理压力越来越大。盘龙河流域生态系统脆弱,石漠化分布面积大,各类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冲突严重,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加快发展、又要保护环境,既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任重道远。如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成为盘龙河流域新的挑战。

1.2意义

1.2.1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

盘龙河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发源于红河州蒙自市三道沟,流经文山州的砚山、文山、西畴、马关、麻栗坡,于麻栗坡县天保口岸出境入越南,出境后交泸江汇红河,归宿于海南北部湾海域。我国境内径流面积(略)km²,其中红河州(略)km²,文山州(略)km²,境内河长(略).1km,落差(略)m,河道平均坡降7.(略)‰。由于地理气候独特、动植物区系复杂,境内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物种极为丰富,是第四纪冰期植物“避难所”,是中国古特有植物分布中心,是滇东南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和缩影,是国家西南生态安全重要屏障和滇东南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和主体,生态地位极为重要、生态价值极为珍贵、生态功能极为特殊,是我国国土生态安全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盘龙河流域综合治理,恢复流域生物多样性,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有效遏制水土流失,改善流域水质,提高流域供水能力,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对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重要屏障和滇东南生态安全屏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2是破解生态脆弱与流域经济发展困境的重要途径

盘龙河流域是“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长江上中游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规划实施区域,也是文山州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森林覆盖率低,土壤流失严重,生态自然恢复难度极大,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文山州作为全国唯一一个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山区、欠发达地区、原战区”为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流域内现居住着壮、苗、彝、回、瑶、傣、白、布依、蒙古、仡佬、傈僳、纳西等多个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比较滞后。如何在保护自然和生态系统中谋求可持续发展,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社会与环境、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挑战也是机遇。通过盘龙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合理利用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将当地少数民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和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融入生态旅游产品得以传承和弘扬,不仅使盘龙河流域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对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化建设、民族和谐稳定也具有重大的示范价值。

1.2.3是协调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方略

盘龙河流域是文山州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带之一。文山市(州政府所在地),麻栗镇(麻栗坡县政府所在地)均位于流域内。随着文山州“工业强州”战略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挤占了流域内维持自然生态更新的空间,湖泊河流水环境被破坏,流域生态功能退化,污染排放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的矛盾突出。为切实有效解决流域内保护与发展的问题,应通过盘龙河流域保护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倡议、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成渝双城经济圈、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新时代国家战略机遇,通过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乡村振兴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叠加实施,进行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和引导,改变落后低效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当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互促互进,保障“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在。

第二章 总体要求

2.1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通过实施丰水、清水、安水、靓水和富水五大工程,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保障流域生态安全、优化水资源配置,推动生态文化产品价值转化,实现流域自身良性发展,在高水平保护中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流域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民富足的美好愿景。

2.2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管控的基础性、长远性重要作用,规范生产生活行为、保护自然空间,立足于流域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共同抓好大保护,协调推进大治理,统筹水资源分配利用,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推动适宜地区高效集约绿色发展。发展新型绿色产业,推动生态+农林、生态+旅游等产业链延伸,推进高原特色生态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商贸物流、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发展。在资源环境可承受范围内发展经济,坚持清洁生产,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统筹谋划,系统治理。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以水为脉,以盘龙河干流为重点,以流域为单元,防治、修复、管理多管齐下,统筹谋划上中下游、干流支流、左右两岸的保护和治理。以复绿、清水、河畅、提质、兴业为目标,从盘龙河自身特点、现状出发,梳理河流管理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河施策,因地制宜设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国土绿化、生态修复、污染治理、河道整治等重大工程,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力度,促进流域生态系统良性永续循环,综合提升上游水源涵养能力,中游水土保持水平和下游生态系统稳定性。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流域上中下游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城镇规模、社会发展需求各不相同。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提高政策和工程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分类分区推进保护、治理和开发利用。从各地实际出发,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旅则旅、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合理规划布局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工程,始终站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找准区域定位,谋划特色路径,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硬性工程措施和柔性调蓄手段,因地施策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极,带动流域高质量发展。

以人为本,保障民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解决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饮水、防洪、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提升应对极端天气、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水安全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河岸景观品位,彰显河湖人文历史,建设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美好家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3编制范围

本方案范围为盘龙河流域文山州境内盘龙河干流以及主要支流的汇水区范围,流域面积(略)km²。地理坐标为东经(略)º(略).4′~(略)º(略).9′,北纬(略)º(略).0′~(略)º(略).3′之间。范围涉及文山州文山市、砚山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丘北县6县(市)的(略)个乡镇(街道)。行政区划情况见表2-1。

表2-1 文山州盘龙河流域行政区划表

流域

县(市)

流域内乡镇

盘龙河流域

文山市

德厚镇、马塘镇、薄竹镇、小街镇、平坝镇、古木镇、红甸乡、秉烈乡、喜古乡、坝心乡、东山乡、新街乡、柳井乡、开化街道、卧龙街道、新平街道、追栗镇

砚山县

平远镇、稼依镇、阿舍乡、盘龙乡

西畴县

西洒镇、兴街镇、莲花塘乡、新马街乡、蚌谷乡

麻栗坡县

麻栗镇、大坪镇、天保镇、猛硐乡

马关县

大栗树乡、南捞乡、坡脚镇、八寨镇

丘北县

树皮乡、腻脚乡

2.4方案期限

方案编制基准年(略)年,方案实施期(略)—(略)年,中远期展望至(略)年。

2.5总体目标

到(略)年,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建成资源节约、环境优良的空间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新时代要求、具有文山特色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生态质量显著改善。流域森林覆盖率达到(略)%(现状(略).(略)%),干支流生态缓冲带基本形成,流域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石漠化基本得到治理,水源涵养功能得到提升,历史遗留矿山、尾矿库污染防治等生态修复基本完成,各类自然保护区、自然岸线保护得到加强,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大保护格局基本建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滇东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流域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流域内城镇及乡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城市河道水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重点河段水质明显改善,水功能区水质全部达标,主要河流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暮底河水库水质达到湖库Ⅱ类。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环境颜值不断提升。

——供水保障及防洪减灾能力显著增强。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不断提升,城乡供水保障和抗旱应急能力明显增强,基本消除工程性缺水瓶颈,经济社会发展供需水矛盾明显改善,农田有效灌溉率提高到(略)%以上,农村集中供水率达(略)%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略)%以上,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提高到(略)%以上。河道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水库、闸坝、堤防等防洪减灾工程更加完善,岸线资源利用更加合理,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防灾救灾能力大幅提升。到(略)年,文山市区防洪标准达到(略)年一遇,麻栗坡县城防洪标准达到(略)年一遇,乡(镇)河道堤防标准达到(略)年一遇以上,一般农村河道达到(略)年一遇以上,排涝标准达到(略)年一遇以上。

——民族文化影响力显著提高。流域景观得到显著提升,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弘扬。深入挖掘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全面弘扬和发展“老山精神”及新时代“西畴精神”,打造具有文山辨识度的文化精品,聚力打造若干条贯穿流域的旅游精品线路。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民族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

——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大幅提升,乡镇节点支撑作用明显,集聚区功能增强,充分发挥“文砚”同城化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作用,形成辐射带动全州发展的核心经济区。区域公共品牌得到认可,建成旅游+、民族+、中药+等若干绿色产业集群,推动“产城、景城、文城”融合,生态产品供给持续增加,北回归线上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新文山”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形成绿色生态产业主导,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统筹协调的发展格局。

到(略)年,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新时代现代化强州战略取得决定性进展。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水环境污染全面改善,水安全保障显著提升,文化发展大繁荣,绿色低碳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2.6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详见图2.1。

图2.1技术路线图

查看完整内容>>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 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

咨询热线:4000-156-001
意 见
反 馈
在 线
沟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