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 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如下: 1)施工现场修建临时围墙或围挡;2)平整土地与及时清运、处置建筑垃圾相结合,建筑垃圾转运前要洒水增湿,减少扬尘产生;3)施工现场的土方必须及时清理、转运至填方处,使用商品砼,禁止现场搅拌砼;4)施工现场垃圾实行定点堆放、专人负责、及时清运,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运输散体、流体、建筑垃圾;5)施工现场地面和路面定期洒水;6)合理安排施工运输工作;7)限制车速;8)保持施工场地路面清洁。 营运期: ①养殖场恶臭排放为均无组织排放。本项目猪舍、舍外异味发酵床采取半封闭式(即下部分为砖混结构,搭钢架,上部分为彩钢瓦)建设,污水处理站定期喷洒除臭剂和加强绿化;猪舍清粪模式为“干清粪”,猪粪日产日清,同时采取优化饲料+喷洒除臭剂+加强绿化等措施,大大降低了臭味;舍外异味发酵床采用生物发酵处理后大大降低臭味;污水处理站采取定期喷洒除臭剂+加强绿化措施,恶臭扩散量较小。总之,建设单位拟将通过采用优化饲料+喷洒除臭剂+加强绿化等措施降低场区恶臭浓度。 ②项目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去除率为(略)%)处理后引至食堂楼顶1.5m处排放,对环境影响小。 ③沼气作为食堂炉灶的燃料使用,多余的沼气通过引入职工生活区,职工洗浴热水使用,尾气通过1根(略)m的排气筒排放。 (2)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 ①雨水排放措施 施工场地的临时建设设施应设置雨水沟及施工道旁修建与排水主干道相通的排水渠,施工场地范围内因势利导,要采用各种措施排水或利用地势自然排水。 ②建设部门在施工过程中,认真监督施工单位环保执法情况,了解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设备、物料堆置、施工方法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发现错误时则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③施工废水:(略) ④生活污水:(略) 营运期: ①水污染防治的首要措施是严格实施“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完善排水系统管网工程;养殖场区初期雨水通过雨水沟集中收集至初期雨水收集池((略)m3),初期雨水收集池沉淀后,用于厂区绿化。 ②项目产生的污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如下: 本项目养殖废水主要为猪尿液、病猪医疗废水、猪舍冲洗废水等。生活废水主要为职工食堂废水、职工生活废水。 猪尿液通过排污管收集后至排至污水处理站处理;病猪医疗废水经灭活罐(1座,效率(略)%,物理法灭活)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饲料槽清洗废水通过排污管收集后至排至污水处理站处理;猪舍冲洗废水通过排污管收集后至排至污水处理站处理;食堂废水经过隔油池处理后同生活污水一起进入化粪池处理,再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以上污废水混合后的主要污染物是COD、BOD5、SS、NH3-N、TP、粪大肠菌群等,全部经污水收集系统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污水处理站采取“预处理+UASB+两级A/O+MBR膜”的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为(略)m3/d),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略)-(略))旱作标准(NH3-N、TP 、粪大肠菌群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略)-(略))表5标准)后用于双井镇区内蜂糖李、脆红李和中药材种植基地作为灌溉用水使用,不外排。 ③在全厂最低处设置事故池1个容积为(略)m3的事故水池(可以满足本项目泄漏日最大事故废水量(略).(略) m3),位于厂区最低处。采用防渗防腐处理,设置雨棚避免雨水进入,事故池需要保持为空的,用于收集消防废水及其他环境突发事件产生的废水。 ④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a加强对“三废”管理,尤其是对养殖废水、生活污水和固体废物的处理与管理,提高其治理、回收和利用率; b加强舍外异味发酵床、集粪池、猪舍、隔离舍、医疗废物暂存间、污水管线、事故池、化粪池、化污水处理站、安全填埋井的防渗措施,防止污废水下渗污染地下水。 (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 ①施工期在基础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对土石方堆存进行安全管理,避免雨季滑坡、坍塌对周围建筑和人员造成伤害。施工结束后做到土石方挖填平衡; ②建筑垃圾应统一收集后运至当地政府指定的合法倒土场处置,严禁随意丢弃。 ③施工期废油漆桶统一收集后运至有资质单位处理; ④对施工场地雨污分流沟渠系统进行护理,避免造成水土流失; ⑤施工期生活垃圾每日清运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 ⑥旱厕污物用于附近农田施肥。 营运期: 猪粪、饲料残渣和沼渣异味发酵床发酵、降减和消化处理外售给有机肥加工厂使用;淘汰后的垫料外售给有机肥加工厂使用;病死猪运至安全填埋井填埋;污水处理站污泥产生的污泥脱水后定期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填埋;医疗废物应采用专用容器收集,妥善暂存于医疗废物暂存间内,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每日清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通过以上措施后,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小。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 ①项目场地四周修建围墙,选择低噪声施工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略) ②尽可能利用噪声距离衰减措施; ③加强施工运输车辆管理、及时对车辆进行维护、减轻病车上路、白天运输、低速行驶、禁止鸣号等措施。 营运期: 为减小项目建设对声环境的影响,应对噪声治理高度重视,对噪声设备应采取有针对性及有效性的措施: ①设备选型时,尽量选用同功能低噪音设备。 ②设备安装时,做好隔震防振,减少设备振动噪声。 ③高噪声设备采购时,特别注意设备本身的噪音指标,尽量选用符合国家噪音规定的设备。 ④通过合理地绿化措施,达到进一步降低噪音的目的。 (5)营运期生态防治措施 项目所在厂区内绿地面积较大,因此在项目建成后根据建设实际情况,在高噪声设备附近多种树木以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项目建成后土地要进行硬化,防止事故情况下,污水渗漏对地下水造成影响。加强废气净化措施的维护,避免事故排放对周围植被的影响。 (6)营运期风险防范措施 本项目主要风险源项为废水事故排放、沼气(甲烷)泄露爆炸、疫情风险等。企业加强日常管理,做好预防工作,经常消毒,并建立疫病监测制度,在疫病发生时能严格按照应急计划执行,因此,通过采取本评价采取的措施后,本项目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