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营运期水环境保护措施。生活污水处理措施:(略) 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陆生生态环保措施:(略) 3、营运期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运营期生产设备不产生大气污染物,不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电站职工生活区厨房产生的饮食油烟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属于无组织排放。大气环境容量大,空气净化能力强,项目排放油烟对周边不会造成显著的污染影响,因此对环境影响不大。 4、营运期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对闸门的液压泵组及水轮发电机组采取相应的减振降噪处理,可采用在液压泵进出口两端安装挠性橡皮接头、设备基础安装防振垫等措施,有效减少设备的运行噪声。设置单独的水轮发电机房,运行时关闭门窗,有效减少噪声外逸。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等,减少设备非正常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加强对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避免因管理人员操作不当、或者对某些故障的处理不当而导致设备噪声提高。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后,电站厂界噪声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略)-(略))2类标准要求,对电站管理人员的工作、生活及周围环境产生较小影响。 5、营运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格栅打捞垃圾、废油和含油废抹布。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小,采取垃圾桶集中收集后,定期送当地乡镇垃圾转运点集中处理,以避免对周围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针对电站格栅打捞垃圾,设置垃圾收集设施,采取防雨、防渗漏、防流失措施。定期送当地乡镇垃圾转运点集中处理,防止垃圾腐败,孳生各种有害物质,产生二次污染。项目营运期间电站设备运行、维修及维护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废机油和含油废抹布,属于危险废物。电站应在厂房内设置危险废物暂存间,待废油和含油废抹布达到一定数量后,须按危废管理要求将危废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安全转移和处置,签署危废处置协议,同时,加强危险废物的日常管理,完善危险废物处置台账制度。 6、?地下水环境保护。本项目对地下水可能造成污染主要集中在项目运行期,项目可能对地下水产生污染的主要有两方面,分别是建设项目产生污水和水库蓄水后的水质恶化。针对可能发生的地下水污染,本项目对产生的污水采用“源头控制、分区防渗”相结合的污染防治措施,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进行防控。对水库蓄水后的可能水质恶化采用源头控制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