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期 施工期环境影响回顾评价 ①水环境 老屯水电站施工产生的主要是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全部经沉淀后回用,未排至外环境;生活污水采取旱厕收集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由发电厂房周边村民定期清运用作农肥,并且设有雨水沟,也未外排。因此,项目施工时产生的废水均未外排,未对巴拉河水体造成环境污染事故。 ②环境空气 本工程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有运输扬尘、混凝土拌合系统粉尘、燃油机械产生废气和施工爆破废气等。 施工期在采取路面硬化、密闭运输及定期洒水等措施后,施工交通产生的扬尘对运输路线两侧敏感保护目标影响不大,而且随着施工结束而消失。采取湿式施工作业的方式,产生的粉尘量较小,基本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③声环境 本工程施工噪声污染源主要来源于施工开挖、钻孔和定时爆破,砂石破碎,交通噪声等。本工程施工期采取设置隔离声间、隔声墙等措施降低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人员配备耳罩等防护措施。 根据调查,本工程施工期未受到附近居民投诉,施工作业噪声对周边居民点产生影响不大,随着施工结束而消失。 ④生态环境 老屯水电站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略)年进行增效扩容改造,陆生生态部分仅对工程改建以来变化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实际调查,仅对发电机组进行改造,不另新增工程占地和新增淹没面积。工程以运行多年,库区周围植物和动物已形成了新的生态平衡,项目施工队陆生生态基本无影响。 ⑤土壤环境 工程施工期土方开挖、取料、装卸和运输等将产生一定的粉尘、CO、氮氧化物影响,但是在采取洒水抑尘、拦挡防护等抑尘措施后,粉尘等污染物对区域土壤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⑥固体废物 1)生活垃圾 本工程施工高峰期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为(略)kg/d。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对施工区周围环境以及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将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生活来及的不适当堆置还会破坏周围环境景观,使堆置区土壤结构受到破坏或受到致病菌的污染,生活垃圾堆放产生的渗滤液可能影响地表水水质。根据调查,老屯水电站工程施工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并集中处理,不会对区域环境产生影响。 2)工程废渣 本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废渣基本回用于施工,剩余较少部分运至当地指定堆放点堆存,未影响区域生态环境。 3)危险废物 本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危险废物如废矿物油等,产生量约为(略)kg/a,集中贮存于发电厂房的贮物间内的油桶中,施工结束后全部统一处置。 ⑦社会环境 1)社会经济 本电站建设期需要建筑物资和施工人员,建筑物资全部来源于当地,部分施工人员来自当地农民。本电站对建筑物资和施工人员的需求,增加了当地居民的劳动就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同时,本电站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餐饮、生活需求全部由当地供应,提高了生活消费,促进地方农业、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发展。 2)人群健康 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采取人群健康防护措施,注意水源卫生和粪便管理,杜绝痢疾、伤寒、副伤寒等疾病暴发流行和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流行。 3)文物古迹 本电站评价区无文物古迹分布,施工期和运行期不会影响文物古迹;同时本电站评价区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 ⑧ 施工期回顾评价小结 本工程建设施工期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及生态环境皆配套相应环境保护措施,且效果良好。通过对建设单位及当地居民进行咨询访问后可知,本工程施工期未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营运期 ①水环境 本电站运营期管理人员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综合利用于景观绿化或耕地农肥,于冲沙孔处设生态放水管,并定期检查维修,配备生态流量在线监测系统,保证运行期生态流量下泄量不低于3.(略)m3/s。 ②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落实生态环境知识宣传,发电厂房征地红线范围内和四周的景观美化绿化。加强渔政管理,并配备下泄生态流量在线监测系统,鱼类基因交流措施研究工作。 ③环境空气 本工程运行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是9名管理人员的少量餐饮油烟,且采用液化煤气、电磁炉等清洁能源,对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为了进一步降低厨房油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需要增加抽油烟机以降低油烟气的排放。 ④声环境 本工程运行期水轮机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暂不考虑采取噪声控制的补救措施。同时,建设单位应该加强发电厂房建筑物和门窗的维护工作,保持良好的隔声效果,一旦出现破损,应该及时补修。 ⑤固体废物 本工程运行期生活垃圾补救措施为在厂区内设置一处生活垃圾临时堆放站,定期统一运输至当地垃圾处理场。 此外,建设单位应该按照《危险废物贮存处理标准》在厂区范围内设置一处危险废物暂存间,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和规章制度,并定期委托具有资质单位处置。 ⑥环境监测和管理规划 本工程环境监测包括水环境、声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单位应设置老屯水电站环境管理办公室,总结环境保护的经验教训,落实环境保护整改措施,开展环境监测和生态调查,维护景观生态稳定性,促进工程地区与移民安置区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良性发展。 针对本工程运行期变压器和生态流量可能导致的突发环境事件,要求建立环境应急机制,落实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措施和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⑦“三合一”评估与管理 本电站在运营期,没有生产废水排放,生活污水经栅格化粪池处理后,用于林草地和厂区绿化灌溉、不外排;无大气污染物产生或排放,噪声来源于发电厂房的水轮发电机组运行, 但未涉及声环境敏感目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8kg/d、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外运处理,危险废物为废矿物油,统一储存于厂区内危废暂存间。 1)本电站运营期不涉及总量控制污染物,不需要给予总量控制指标。 2)排污许可申请 本项目没有固定污染源外排,不需要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 3)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 本电站运营期没有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不外排,不需要设置排污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