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期
1.水污染防治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由工业场地旱厕收集,定期清掏用作农肥;施工场地附近设置施工废水沉淀池,收集沉淀污废水后回用于施工用水,不外排。
2.大气污染防治
(1)施工场地的出入口道路应当硬化;按规定使用商品混凝土;装卸物料时尽量降低高度;设置简易材料棚;进场道路洒水;散装物料运输时注意采取密封或围护;建筑垃圾及弃土及时清运。
(2)运出车辆禁止超载、不得使用劣质燃料;对使用燃柴油的大型运输车辆、推土机、挖掘机等要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3.噪声污染防治
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使施工期噪声排放值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略)-(略))标准。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1)建筑垃圾
碎砂石混凝土用来进行场内填方,以及道路铺设。首采区开挖表面熟土暂存于排土场,用作绿化以及后期复垦。
(2)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定点收集,由环卫部门清运。
(二)营运期
1.大气污染防治
(1)对露天采场作业工作面及生态未恢复区域洒水防尘,矿石装载、卸载作业尽量降低落差,干燥天气时采用洒水防尘;
(2)凿岩钻孔工序采取湿式钻孔工艺,爆破采用合理的炮孔网度微差爆破、向预爆区洒水等措施来降尘;
(3)采场汽车运输时控制车速,车厢不泄漏,干旱季节采取路面洒水降尘,砂石运输车辆应采取加盖篷布等密闭方式运输
(4)给料机至工业场地破碎机采用皮带运输,应设计为全封闭式,并降低转载运输的落差。工业场地破碎机、筛分机、制砂机均设计为全封闭式,破碎、筛分产生的含尘气体经过集气系统收集、并通过布袋除尘器除尘处理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略)-(略))二级标准后通过8m高排气筒排放;
(5)工业场地内各砂石堆场设置为轻钢棚架半封闭式,并配置喷雾洒水装置。
2.水污染防治
(1)项目设置化粪池,入厕污物进入化粪池作为农肥及时清掏,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其余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定期清掏用作农肥,不外排。
(2)采场西侧最低处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初期雨水经收集后用于采场、工业场地、排土场防尘洒水、绿化用水等。
(3)工业场地实施“雨污分流”,排土场及矿石堆场区四周修建截排水沟,利用采场西侧设置的淋溶水沉淀池收集排土场及矿石堆场淋溶水。
(4)工业场地车辆进出口轮胎冲洗池附近设置隔油沉砂池,洗车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3.噪声污染防治
矿山主要噪声源为采场钻机、挖掘机、空压机、装载机、工业场地破碎机、制砂机、筛分机等机械设备噪声以及交通运输噪声,源强为(略)-(略)dB(A)。在采取隔声、减振并加强设备的维护等措施后,四周场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略)-(略))2类标准值要求。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1)矿山剥离的表土单独堆存在排土场,作为以后复垦用土;
(2)工业场地设置垃圾收集箱(池)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定期清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
(3)废机油为危废,暂时储存于危废暂存间后交由资质的单位处理,危废暂存间的建设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略)-(略))及((略) 修改单)要求。
5.生态环境恢复
(1)矿山露天采矿过程剥离的表土堆放于地表,用于后期复垦,开采结束后对露天采场采区、排土场、工业场地进行生态恢复;
(2)采场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避免暴雨对露天采场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3)建设单位及时做好生态恢复和补偿工作,加强绿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