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会员咨询热线:4000-156-001

中国水利报:黄土高坡的绿色嬗变——山西因地制宜探索水土流失治理新路径

所在地区: 山西-大同-阳高县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0日
建设快讯正文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然而地处黄土高原东部、黄河中游的山西,大部分地区沟壑纵横、生态脆弱。山西年均入黄泥沙量3.66亿吨,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全省水土流失面积最高时达到10.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近70%。

欲见山河千里秀,先保大地一寸土。1955年11月,毛泽东主席对大泉山人民首创的水土保持“八连环”经验写下了熠熠生辉的按语。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山西锚定绿水青山目标不动摇,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精神,认真落实水利部等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山西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山西省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坚定不移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带领群众坚持不懈治山治水、治穷致富,走出一条生态脆弱地区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如今,山西省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5.7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强度大为减轻,年均入黄泥沙量大幅度减少,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先后涌现出阳高县大泉山、平顺县西沟、昔阳县大寨,“四荒”地拍卖、河曲县户包小流域治理等一批闻名全国的水土保持先进典型和经验模式。

表里山河,生态宜居,清水畅流,产业兴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融合发展的生动画卷,在三晋大地徐徐铺展。

数说

多年来,山西累计建设水平梯田167249公顷、淤地坝新增坝地3703公顷,栽植水保林1131435公顷、经济林229972公顷。

建成永和县百万亩梯田,娄烦县石炭井沟、黎城县清泉、浑源县白道、河津市修仁等生态清洁小流域,以及大同采凉山、朔州西山、滹沱河沿岸、太焦铁路沿线等防护林网典型工程,2022年助力粮食增产6.27万吨,助推群众增收2.99亿元。通过水保项目建设,以生态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实现了增绿与增收互促共进。

临汾市:打造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样板

沿着乡村公路进入临汾市乡宁县枣岭乡驮涧村,青砖围篱整齐延伸,种植园里瓜果飘香,山间梯田层林尽染,一幅美丽乡村生态画卷映入眼帘。

驮涧村地处吕梁山南麓、黄河中游东岸,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山山光秃顶,坡陡沟崖深,十年有九旱,地里没收成”,曾经是这里的真实写照。近年来,乡宁县坚持把驮涧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优势产业开发深度融合,一体落实,建立起完善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2022年,乡宁县驮涧生态清洁小流域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在临汾市隰县,沟坝地治理项目实施后,形成以高效生态农业坝系种植为主的多产业开发格局,特色果业蓬勃兴起;蒲县通过水土流失治理,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集中打造10个千亩高产苹果园、10个千亩高标准玉露香梨园;永和县因地制宜,制定了“缓坡旱地”模式,变坡地为梯田,成为当地著名景观……

随着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临汾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由1.4万平方公里减少到7781平方公里。

组织有力,职责明确,落实有序

成立市级工作领导组,全面统筹、协调、推进水土保持工作;结合实际制定《临汾市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方案》;健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跨部门、跨领域的重大问题;严格考核奖惩,将水土保持率和年度治理目标任务作为约束性控制指标,纳入年度考核体系,全面压实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责任……临汾市建立市委、市政府全方位推动、市直部门牵头抓总、县市区狠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不断完善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和工作体系,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组织有力、职责明确、落实有序。

临汾市重点围绕整县推进乡宁生态清洁小流域试点、打造高质量精品小流域、实施坡耕地治理、推进高标准淤地坝建设、开展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和扶持水保专业户六个方面开展工作,每一项目标任务都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分解压实任务。同时,每月调度17个县(市、区)和重点成员单位工作目标推进情况,通过协调、通报、督办等工作调度机制,狠抓目标任务落实见效。

加强资金、要素、工期、质量保障

临汾市坚持结果导向,加强资金、要素、工期和质量保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在资金保障上,压实地方各级政府支出责任,足额落实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配套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同治共建,确保资金投入到位。在要素保障上,强化项目建设协同推进机制,在项目建设用地、财政评审、行政审批等关键环节,开辟绿色通道,为水土保持项目提供要素保障。在工期保障上,强化时间节点意识,采取月调度、月提醒、重点通报、约谈问责等方式,确保项目有力有序推进。在质量保障上,加强工程质量全生命周期管理,守牢工程建设廉洁底线,坚决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

吕梁市:统筹推进沟坡梁峁综合治理和修复

坡陡沟深、梁峁林立、沟壑纵横,地处山西省西北部黄土高原的吕梁市,曾经人口多、山区多、灾害多;耕地少、森林少、水资源少,加上受气候干旱、矿山开采等影响,沟壑密度、侵蚀模数、土壤流失量三项指标均居山西省最高,水土流失面积高达1.47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0%,水土保持工作形势严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吕梁市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系统谋划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实现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双下降”。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72.1%,有力促进了吕梁市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

以“一廊两带”战略为抓手,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组建工作专班、加强区域联动、强化技术支撑、定期考核检查;推进吕梁山西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黄河流域(吕梁段)高质量国土绿化试点工程等;有序推动淤地坝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整治等一大批重点水土保持工程……吕梁市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摸索出“四荒”地拍卖、户包小流域、“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等水土保持治理先进经验。

推进工程建设 规范建设管理

“现在全村已经有了一千多亩地,产值增加到一百多万,土地多了,生态好了,收入也增加了,淤地坝对于我们村帮助太大了!”吕梁市柳林县三交镇苇元沟村支书梁毛元说。

西畔村对淤地坝除险加固后,新增淤地面积10.5公顷,总淤地面积达到27.8公顷。随着一批安全可靠、配套齐全、管护到位、效益显著的淤地坝陆续建成,一条条沟壑逐渐形成肥沃的良田,一层层梯田变得生意盎然。截至2023年10月,吕梁市纳入水利部门监管的中型以上淤地坝共计553座,其中大型淤地坝309座,中型淤地坝244座。

此外,吕梁市积极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整治项目,加快推进黄河流域(吕梁段)高质量国土绿化试点示范、吕梁山生态保护和修复、国家储备林三大造林工程。

为加强和规范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吕梁市按照“谁治理、谁受益、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积极推行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建设模式,建立工程运行维护费用由政府和受益主体分摊的机制,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治理区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

加大部门协作 完善监管机制

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思路,吕梁市全面优化行政审批程序,适当放宽林地、耕地使用权限,为水保生态项目的实施开辟绿色通道。同时,积极推动建立由水利部门牵头,以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为成员的市县两级水土保持协调机构,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职责分工,凝聚全社会力量打造“大水保”发展格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山西省水利厅和省检察院联合召开的“打击水土保持违法行为,保护黄河中游生态环境”专项行动部署会精神,按照“严管严控、强基固本、创新监管”的思路,吕梁市以“互联网+监管”为抓手,畅通监管信息共享、违法线索互联渠道,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和行政机关监督管理职能作用,完善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针对妨害水土保持的违法违规行为实施精准监督,加强协同监管和联合执法力度,构建全过程、全链条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减少生产建设项目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

河曲县:小流域产业综合体助推增绿增收

“去年榆岭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4.6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9.7万元,比2008年增长了30倍。”忻州市河曲县榆岭窊村党支部书记张福田说起如今的好日子颇为自豪。

“治理一片,致富一方”,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曾经“十年九不收”的河曲县,随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实现了从分散治理向全面治理、重点治理向系统治理的“双转变”,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态势明显。生态好了,乡村美了,百姓富了。河曲县将水土保持治理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一山一策、一沟一业、一村一品分类施治、精准施策,水土保持工作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规划与机制一起抓 保水与固土相结合

河曲县地处晋西北黄河东岸、晋陕蒙三省交界之处,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生态环境脆弱,平均沟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74?千米,年均入黄泥沙量达1635.7万吨。

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一直是制约河曲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山区贫困的根源所在。河曲县把水土流失治理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措施和关键一招,不断健全工作领导机制,加大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齐抓共管”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制定《河曲县水土保持规划》《河曲县现代水网规划》等,科学划分重点治理区、重点预防区,确定水土流失防治任务和目标,强力推动任务落实。

以整沟治理为抓手,以整体搬迁村、集聚发展村、凋敝村等所在沟域为重点,河曲县将沟域治理与国土空间、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规划相衔接,因地制宜推进坡耕地治理、填沟造地、沟头防护、水土保持林和淤地坝建设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截至目前,河曲县共治理坡耕地19.9万亩,建设淤地坝1426个,煤矸石填沟造地740亩,有效增加了治理沟域的保土、保水和保绿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下游流域泥沙。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080平方公里减少到2022年的625.7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65%。

监管与建设齐发力 治理与发展互促进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50.6万亩,严格落实水土保持设施“三同时”制度;2021—2023年,对60多个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全方位监督检查;结合沿黄污染整治,2023年取缔散乱排污口29处,主要污染源及主要环保设施可视范围内安装了高清视频在线监控装置;取缔黄河河道所有非法采砂企业,组建国有砂石资源开发公司,加强全县砂石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河曲县依法履行职责,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强化水土保持监管,在严控人为水土流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河曲县在黄河沿线共修建雨水收集池、拦泥坝33座;对县川河、朱家川河、邬家沟和洞沟河等入黄支流开展综合治理;对县城主干道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完成黄河沿线13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湿地公园创建为契机,实施黄河干流沿线林业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筑牢黄河生态屏障,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按照“补短板、建示范、育典型、促发展”思路,河曲县以“小流域+”为载体,以榆岭窊、田巨峁等示范村为引领,因地制宜打造生态旅游型、绿色产业型、休闲康养型等特色小流域产业综合体。“榆岭窊+现代农业”“团峁沟小流域+水产”“田巨峁小流域+光伏”等不同模式的先进典型先后涌现,乡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2022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009元,同比增长9.2%。

来源:中国水利报??2023年11月8日??第5446期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fordpalmbay.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 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

咨询热线:4000-156-001
意 见
反 馈
在 线
沟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