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会员咨询热线:4000-156-001

关于上饶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所在地区: 江西-上饶-信州区 发布日期: 2022年2月14日
建设快讯正文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书面报告上饶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起步之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稳妥处置铅山突发疫情,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总体稳定、稳中向好的态势,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的强劲开局。
(一)经济运行总体稳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系列稳增长促发展政策措施,多维发力、综合施策,全市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43.5亿元,增长9.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6.0亿元,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8.9亿元,增长17.9%;外贸出口279.1亿元,增长20.1%;实际利用外资15.8亿美元,增长8.4%。
(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创新创业活力迸发。全市获批省级种子独角兽企业1家、省级瞪羚(含潜在)企业11家,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1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13家。成立上饶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2.17万户,各类市场主体总数达494353户,注册资金总额达10470.55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新经济业态加速构建。成功晋级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入选2021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全市数字产业营业收入达817亿元。国际干细胞谷、基因测序、烈冰生物等项目加快推进。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市累计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319户,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5040亿元。吉利星际客车工厂、德兴年产100吨黄金精炼等项目全面建成,晶科能源“再倍增”、江铜集团(上饶)工业园区等项目进展顺利,长城汽车、蜂巢能源动力电池等正式落户。“映山红行动”“开拓市场万里行”等活动深入推进。旅游品质持续提升。上饶被评为十大“秀美之城”,武夷山成为首批国家公园,婺源获评首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全国仅7个),三清山获评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弋阳获评全国第五批徐霞客游线标志地,弋阳、广丰被评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市新增国家4A级景区1个、4A级乡村旅游点4个。北京→上饶、青岛→上饶→深圳航线纳入中国民航局百条红色旅游精品航线。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50.1亿元。农业发展基础夯实。全市粮食种植面积871.5万亩,总产量达到65.9亿斤,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建成高标准农田53.6万亩,建成大棚蔬菜基地5.6万亩。智慧农业发展加速,云谷田园综合体智能化垂直蔬菜工厂投入使用,婺源建成全国首家数字化茶厂。规划建设特色产业示范带12个、乡村振兴示范带18个。生猪生产全面恢复,全市生猪存栏166.12万头,比上年末增加5.53万头,增长3.44%。
(三)内需动力不断增强。有效投资持续扩大。60个省重点项目、372个省大中型项目、704个市重大项目建设超序时进度。开展工业、农业、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新基建、公共服务等六大领域“项目大会战”,682个项目完成投资2163.2亿元,占年计划120.2%。7个省政府督查协调帮扶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19.6亿元,占年计划140.4%。争取到中央、省预算内项目188个,资金21.4亿元;争取到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14个,资金140.9亿元。消费潜力有效释放。多措并举促消费,举办了婺源江岭花田音乐会、葛仙村星云音乐节等大型网红活动及年货节、五一消费黄金季、金秋消费季等活动600多场次。夜间经济加速发展,精心打造16个夜间经济示范街区,梦里老家荣获首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时光PARK开业以来,引流超300万人次、营业额过亿元。万达、万力、吾悦等大型商圈持续壮大,铜锣湾广场、喜来登大酒店等项目开工建设,文和友、space超市、雅尚等一线品牌入驻。
(四)改革开放纵深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重点围绕自然人全生命周期推出“人生十件事”改革,“出生一件事”“医保一件事”“个人创业一件事”等十件事均已上线服务,其中出生一件事跨省通办做法被新华社予以高度评价。“一窗进”“一码清”“一把抓”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企业税费负担进一步减轻,全年减税降费155.27亿元。重点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完成。在全省率先完成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成立上饶市旅游诚信退赔中心,建立了退赔机制。上饶经开区“开发区+主题产业园”运营模式成为全省首批开发区改革创新试点示范项目。“党建+好商量”做法工作经验获全省推广。《上饶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上饶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出台实施。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全市新签约项目217个,签约金额1008.9亿元。今年全市引进“5020”项目25个,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5020”项目连续两年实现全覆盖。制定出台推进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上饶实施方案,印发实施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同上海市经信委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浙赣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上饶市中心城区未来城市重点发展空间(五大功能片区)》《上饶市鄱余万一体化空间发展战略》编制完成,G60科创走廊(上饶段)发展规划正在编制。
(五)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编制完成上饶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总体方案。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中心城区建成区27%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扎实推进国家城市更新试点申报和城市体检工作,编制完成《上饶市城市更新试点工作方案》《上饶市城市体检工作实施方案》。全市改造老旧小区51个,既有住宅完成加装电梯108台。新开工城市棚户区改造20116套。谋划“十四五”期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11813套。《上饶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上饶市中心城区住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推进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迈出坚实步伐。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对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要求,持续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实现县级全覆盖。农村“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行动圆满收官。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总处理规模达到3.73万吨/天。115个美丽集镇建设扎实推进。在全市20123个村庄基本实现秀美乡村建设“扫一遍”的基础上,1862个村组巩固提升建设已完成扫尾工作。
(六)生态质量有效提升。持续守护蓝天碧水净土。全市PM2.5年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率为97.3%,全市主要河流断面达标率为98.86%,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完成人工造林11.85万亩,建成绿色矿山23个,森林覆盖率为61.2%。婺源思口、万年石镇列入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深入整改突出环境问题。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为契机,扎实推进环保问题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和长江经济带环保审计、生态环境部约谈反馈问题共192个,其中限期整改146个,已完成110个,均达序时进度。强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15大攻坚行动。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重点水域禁捕退捕等工作取得实效。松材线虫病防控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践行落实双碳部署要求。对标对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加快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和上饶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分区域、分行业、分领域落实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升我市低碳竞争力。出台实施《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两高”项目管控的若干意见(试行)》,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七)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扎实推进。663项市县两级重点民生项目全部办结,群众满意度、参与度大幅提升。民生支出有效保障。全市民生支出完成606.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80.7%,其中:教育支出13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科技支出1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2%。就业形势稳中趋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6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912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074人,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城镇登记失业率2.52%,控制在4.5%以内。安置退捕渔民转产就业18415人,转产就业率100%。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51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92元,增长10.1%;城乡收入比由上年的2.49:1缩小至2.45:1,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消费价格指数全年累计涨幅0.8%,低于3%左右的控制目标。社会事业扎实推进。全市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建项目289个,完成投资32.5亿元。江西师范大学数字产业学院揭牌开学,成为全省首家数字产业学院。获批首批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示范中心与产业园建设试点市。市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三甲”专科医院,市中心血站获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CNAS)医学实验室认可证书。玉山、婺源、广丰、横峰、德兴、信州等获批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加强免疫累计接种完成率居全省第一。音乐剧《云上凤凰》代表江西参演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并获全国优秀剧目奖。徐诗晓东京奥运夺魁,实现我市奥运金牌零突破。
各位代表,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和挑战,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来之不易。这是我市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市委科学谋划、精准施策的结果,是全市上下汇聚起“一座城、一条心”坚强意志进而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的结果,为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快跨越式赶超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为:一是产业链供应链局部受阻。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扩散,国际芯片及原料等供应紧缺,企业面临成本上涨、物流紧张、海外生产受限等困难,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受到挑战。二是能耗双控压力进一步加大。2021年全市新增能耗总量有限;同时为迎峰度冬,全省实施有序用电,对我市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行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三是突发疫情带来困难和挑战。铅山突发疫情导致运输费用上涨、原材料供应紧张、市场订单下降,旅游市场、项目建设、商贸流通、物流运输、企业运营受到不同程度冲击。
此外,还存在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弱项,需要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主要预期目标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决策部署的关键之年。做好2022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大美上饶”意义重大。2022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第五次党代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稳定经济基本盘,着力畅通经济循环,着力强化科技创新支撑,着力全面深化改革开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按照“融入长三角,中部走前列”的要求,奋力迈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大美上饶”坚实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7.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0%以上,出口总额实现量稳质升,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0%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0%左右、9.0%以上,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化学需氧量、氨氮、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减排量完成省下达的目标。
三、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围绕完成计划(草案)提出的各项目标,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创新驱动,着力加快科技赋能。一是加快创新城市建设。以市中心城区(信州区、广丰区、广信区、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为核心,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构建“一核一廊两城多链”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建设G60科创走廊(上饶段),融入G60科创走廊。二是推进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2.0%,并实现进位赶超。三是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继续推进上饶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建设,实现“一产一院”与“一县一院”,力争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省级创新平台载体3家。推动关键技术揭榜挂帅,继续梯度培育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力争省科技成果登记数量取得突破。四是引进培育创新人才。加大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实用型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力争新引进领军人才20名、高端人才60名。加大本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
(二)聚焦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产业体系。一是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关于加速发展“大工业”的实施方案》,加快形成“2+4+N”产业体系,力争全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2+4”主导产业规上营业收入达到4500亿元。扎实开展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持续强链补链延链,加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前沿产业快速成长,力争有色金属产业营业收入过2500亿元;深入推进晶科能源“三年千亿计划”,力争光伏新能源产业营业收入过1000亿元;全力推动爱驰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达产达标,推动电池、电机、电控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大力推进信江产业新城、鄱余万工业走廊等平台建设。深入实施“映山红行动”。二是深入实施强旅游战略。加快推进旅游标准化全国试点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诚信退赔机制实施,发挥诚信退赔金作用,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示范标杆。加快推进城东文旅综合体、水南历史文化街区、铅山河口古镇、婺源朱子古镇、鄱阳饶州古镇等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持续推进衢黄南饶“联盟花园”建设。打造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水域旅游、乡村旅游和“霞客行”旅游板块,丰富沿线旅游产品供给。深入挖掘和推广饶州文化、信州文化、婺源徽州文化,形成独特的“上饶文化”。三是推进农业发展举措落实。确保粮食安全。优化特色布局,加快发展优质稻、蔬菜、果业、茶叶、畜禽、水产、中药材、笋竹、油茶、农旅“十大”特色产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7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66亿斤左右。扶持万年贡米集团、德兴异Vc钠、铅山江天农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力争更多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产值超10亿元、50亿元。强化农业良种繁育联合攻关,巩固我市种业体系支撑。深入实施“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
(三)聚焦投资消费,着力挖掘内需潜力。一是着力抓项目扩有效投资。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继续谋划一批省重点项目、省大中型项目、市重大项目,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加快推进上饶动车组存车场、昌景黄高铁、沪昆高速北移“四改八”等项目建设。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谋划推进中长期铁路网、铁路(高铁)快运基地、上饶三清山机场扩建、上饶发电厂等重大项目。超前布局数字新基建,建好用好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有序推进行政村以上地区5G网络布局建设,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0000个。积极创建国家“千兆示范城市”。加快城市更新攻坚步伐,新开工22个重大城建项目,实施好66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动电动汽车充电桩、光伏应用示范区建设。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企业债、省基建等资金及相关要素支持。二是增强消费拉动能力。深入实施促进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地标性商圈,打造高品质街区,开发特色化商品,进一步激活本地消费,促进线上消费,拓展夜间消费,增加高端消费,扩大绿色消费。按照“有节过节、无节造节”的理念,常态化开展促消费行动,大力提升传统消费,进一步促进汽车、通讯器材、家装家居家电等大宗消费。举办好饶帮菜美食文化节,打响赣菜·饶帮菜美食品牌。加快推进铜锣湾广场、喜来登大酒店等大型商贸项目建设,发挥文和友、space超市、雅尚等多家一线品牌示范带动效应。大力发展假日经济、直播带货、生鲜电商、智慧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建立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制度,推进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四)聚焦城乡区域,着力推动协调发展。一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做优中心城区,按照“西拓、南控、北优、东兴、中融合”的规划,打破行政边界,合理定位功能,促进全面融合,加快推动铅山县撤县设区,积极构建“一城四区”发展格局,向300万人口的中心城市迈进。有序推进信江南片区、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城片区、丰溪河谷片区、高铁北片区、灵山片区等五大片区建设。做强县域经济,构筑信江河谷城镇群,加快建设百里信江风光带;引导玉山、弋阳、横峰加速融入中心城区;打造滨湖地区增长极,加快实施高铁、高速公路、高等级航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动鄱余万三县协同发展;建设乐安河流域经济带,支持婺源、德兴因地制宜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做精现代乡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集镇功能品质,坚定不移抓好“美丽集镇”三年攻坚行动,谋划第二轮“美丽集镇”三年(2023-2025年)提升行动。二是推动区域合作联动。持续提升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上饶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衢饶示范区等功能性合作平台,加快搭建上饶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航空口岸等高层次合作平台,推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合作事项取得新进展,促进县域经济齐头并进、竞相发展。
(五)聚焦改革开放,着力激发动力活力。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开展减环节、减材料、减证明、减跑动、减时限、减费用专项行动;加强推进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城市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和数据信息互通互认共享,实现更多高频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推进“容缺审批+承诺制”“六多合一”集成审批,完善推行“一窗进”“一码清”“一把抓”审批制度。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制,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二是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着力推进照后减证。贯彻落实江西省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扎实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持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动国有资本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落实国家深化铁路市场化改革、电信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各项部署。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落实国家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改革。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化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三是强化向东开放。积极对接国家和省级战略,推动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战略在我市落地落细,深入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江西对外开放“东门户”。持续推进“饶商回归”“三请三回”“三企入饶”工程,重点抓好“5020”项目招商。谋划“向东开放、全面融入长三角”系列活动。
(六)聚焦生态质量,着力畅通两山通道。一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顺应生态文明建设迈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要求,抢抓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期”“窗口期”,深入摸清“家底”,组织达峰前景、峰值目标科学测算和充分论证,科学编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全面启动实施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碳达峰行动。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完善清单管理,全面清查整治,建立会商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全覆盖。二是巩固生态环境质量。继续落实好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各项要求及问题整改,扎实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15大攻坚行动,推进信江、饶河、鄱阳湖“两水一湖”流域综合治理,开展黄山余脉、怀玉山脉、武夷山脉“三山”整体保护。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坚决打赢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持续保护好大坳水库等饮用水源,共同建设武夷山国家公园。支持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打造“中国天然氧吧”“国家气候标志”等生态品牌,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三是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坚决落实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健全巡回指导工作机制,加快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生态云”大数据平台,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推广“生态入股”“湿地银行”“两山银行”等模式,推动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转变。
(七)聚焦群众实事,着力改善民生福祉。一是落实稳就业扩就业政策。坚持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动落实失业保险降费率、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和技能提升“展翅行动”等政策。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继续稳定市场主体,拓展就业渠道,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在扶持创业促进就业中的引领作用。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开展就业援助,强化就业服务。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65万人,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0%左右、9.0%以上。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进一步扩大“助保贷款”政策范围。二是加快打造教育文化强市。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和提质增效,着力打造“学在上饶”教育品牌。积极稳妥调减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确保我市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控制在8.64%以内。持续完善“双减”工作机制,逐步实现“校内提质增效、校外减负惠民”目标。大力弘扬饶信文化,不断提升上饶文化软实力。三是推进健康上饶建设。全面落实“中医强市”“健康上饶”战略,大力发展老年健康事业,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事业发展。支持上饶市人民医院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深入推进“名医、名科、名院”工程建设和“三甲医院”扩容工程,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升级。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将“外防输入”作为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四是强化社会保障。继续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进一步扩大“助保贷款”政策范围。建立健全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全面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国家试点。深入推行“尊崇工作法”,强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市域社会治理。推进民生微实事,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各位代表,实现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各项决议,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大美上饶”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fordpalmbay.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 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

咨询热线:4000-156-001
意 见
反 馈
在 线
沟 通